
活动地点:北京市海淀区-北京市海淀区中国科学院信息化大厦
活动类型:公益
主办单位: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
联系方式:58813700
活动状态:活动已结束

手机扫描二维码分享或报名
关闭
格致论道第83期·双碳专场
『“碳”索之路』
气候变化倒计时的滴答声
催促着探
索者用耀眼的智慧和勇气
为人类开辟通往未来的道路
他们
守护高原生态
洞悉碳的足迹
革新产业工艺
再造清洁煤炭
转化太阳能量
合成人工淀粉
2022年6月25日
地球的明天会变得怎样
一同期待
“碳”科学给出的答案
演讲嘉宾
揭秘工业的低碳重塑之路
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,兼任中国颗粒学会理事长,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。长期从事过程强化、反应器放大、战略资源利用等基础与工程应用研究,建立了粘性粉体流态化过程强化与放大平台技术,完成了十多套原创技术中试及产业化应用。发表SCI论文220多篇,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30余项、国际专利100余项。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支持,荣获国家一级学会一等奖2项、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。
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,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,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。主要从事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设计,太阳能高温集热系统中的流动与换热问题,聚光与吸热系统耦合设计,太阳集热器热性能评价理论,太阳跨季节储热等方面的研究。主持第四代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。提出了在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崇礼县建设2022年零碳奥运专区的建议,以及通过跨时间尺度的太阳能集热/储热为主解决崇礼全域建筑采暖的整套技术路线。荣获中国太阳能热利用杰出贡献奖,国际储能技术与产业联盟(IENSA)年度人物等。
深耕六年淀粉“蓝”,
它日圆梦太空“糖”
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,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。主要从事二氧化碳固定与淀粉人工合成相关的研究,在Science、Molecular Microbiology、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期刊发表文章10余篇。获得2021年中国科技的青年力量和2021年中国科学院年度团队等荣誉称号。淀粉人工合成工作先后入选国家“十三五”科技创新成就展、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、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、两院院士评选的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等系列评选。
本场主持人
段玉龙
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
北京科普宣传大使
活动时间:2022年6月25日(周六)14:00-18:00
活动地点:中科院信息化大厦6层小剧场(海淀区东升南路2号院)
暂无评论信息